发布时间:2023-02-15浏览次数:325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高凯)杨庆祥最新文学随笔集《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日前举行新书发布会,本次活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PAGEONE书店联合主办。
《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出版方供图
作家梁鸿、作家阿乙、《青年文学》主编张菁,以及《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作者杨庆祥当日就《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探讨“一代人的光与影”,带领读者走进一代人的精神生活。
杨庆祥,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批评集《80后,怎么办》《社会问题与文学想象》《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世界等于零》,文学随笔集《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等。主编有大型青年作家研究丛书“新坐标书系”;科幻小说丛书“青科幻系列”,曾获冯牧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鲁迅文学奖等。
张菁认为,《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是杨庆祥对自我的一次回望,“当他回望自己作品的时候是在看当时的自己,当时的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是独属于作家的幸福。
文学是一个时代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梁鸿指出,《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抓住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问题,“我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不是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这本随笔集囊括了时代重大的技术改革、人文精神,对时代的核心问题进行回答并试图寻找与之相应的精神状态。
阿乙认为,这本书借助了安妮宝贝、路遥、王小波、余华等很多载体,这是一代人的阅读史,更是一代人的心灵史。从这个意义上讲,杨庆祥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审问者和反思者。
《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中第三辑题名为“走进人间的烟火”,杨庆祥表示,“每一个写作者或者每一个生活的人都在生活之中,不可能与世隔绝;但是对他者,我们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张菁认为,杨庆祥是一位始终葆有天真的作家。“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作家的赤诚、热烈,内心的敏锐以及松弛感;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真实的人的存在,周边人的痛苦、不幸和失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断呈现的命题。”(完)
中新网迪拜12月1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开幕式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30日在迪拜举行。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在会上表示,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聚焦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持续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以金融力量助推能源革命。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src="//image1.chinanews.com.cn/cnsupload/big/2023/11-30/4-426/29f5e1fe88a049739ae4c0e1a2cbf998.jpg" alt="当地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开幕式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在迪拜举行。图为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作主旨发言。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
当地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开幕式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在迪拜举行。图为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作主旨发言。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边会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与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承办。
张旭光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主渠道地位。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仍在加剧,对经济、生态和社会平稳运行的影响日益突出。金融机构应立足自身优势和经营特色,主动担当作为,更好发挥作用。
张旭光介绍,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农业银行将绿色金融确立为全行“三大战略”之一,在董事会、高管层设立专门工作委员会,不断完善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组织架构、业务体系和风控机制,积极为推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近年来,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聚焦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持续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以金融力量助推能源革命。服务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积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金融服务。
目前,农业银行清洁能源领域贷款明显高于化石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保持快速增长,以减碳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线的投融资结构调整不断加快。
此外,农业银行协同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把面向“三农”作为基本定位的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将服务“三农”和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发挥乡村产业扶贫优势,通过支持现代种业、有机农业、绿色畜牧等生态农业,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业银行还支持农业企业绿色发展,充分满足企业能效提高、设备改造、清洁生产等节能降碳资金需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上扩大金融供给,支持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服务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环境一体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目前,农业银行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2家境外机构和1家合资银行。农业银行加入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者联盟,先后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负责任银行原则》,成功支持迪拜950兆瓦聚光太阳能热电站、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一批绿色产业项目。
张旭光强调,全球气候变化面前,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农业银行愿与国际同行一道,凝聚共识,聚焦行动,持续为应对气候变化、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