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浏览次数:148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同时突出首都特色,打造“北京服务”,使其成为北京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品牌形象。
这是记者在8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对正式发布的《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进行了介绍。
12月8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吕少威摄
杨秀玲说,《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指导性、框架性文件,标志着北京市营商环境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对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秀玲表示,近年来,北京先后出台1.0—6.0版改革方案、推出1270多项改革举措,实现营商环境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助力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大幅提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领先。
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中外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过去五年,北京市年均新设经营主体约22.6万户,总量达到253.74万户;今年1至11月,新设经营主体30.68万户,同比增长20.5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580家、同比增长10.82%,平均每天新注册科技型企业达到337家,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介绍,《意见》与以前的改革方案相比,涉及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更深,要求更高、任务更重。
《意见》更加强调营商环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助力“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任务,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管理服务、政策法规等国际一流的环境保障。
《意见》指出,北京将从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向企业服务、公共服务延伸拓展,实现政务服务便捷高效、企业服务主动精准、公共服务暖心贴心。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实现更多企业咨询和诉求“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将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落到实处。
在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监管执法、司法保障等领域改革的同时,北京还首次把人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改革和服务提升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在人才保障方面,《意见》把实施“人才服务品质创优行动”作为8大行动的第一个行动,以打造最具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目标,聚焦科技人才、青年人才、外籍人才,全面构建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保障制度体系。
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实施“科技创新服务提升行动”,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目标,以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加强融资支持等为重点,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环境。
《意见》提到,北京将更加突出数字赋能政府治理。强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更加强调以数字化改革促进制度创新,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服务更加高效便利。
一是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治理、服务等各领域全面升级,完善城市感知体系,深化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建设,加快实施“城市码”建设工程,推动实现“码上办”“一码通办”的便捷服务。
二是以数字技术驱动政府审批、监管、服务流程再造、规则重塑、方式变革,推动“京通”“京办”“京智”功能升级,推动“一网通办”更加友好便利、“一网统管”更加高效联动、“一网慧治”更加科学智能。
三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推行智能审批、在线导办、智能咨询等智能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完)
中新网12月8日电 据俄媒报道,当地时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他将在2024年竞选总统。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
1952年10月7日,普京出生在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曾参军负伤,后在工厂工作,母亲干过各种杂工、看过大门,从二战期间残酷的列宁格勒围城中幸存下来。
资料图:普京与母亲的合影。图片来源: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网站
普京在列宁格勒长大,在老师的回忆里,他是个精力充沛、颇有潜力的孩子,“我发现他对语言有兴趣,掌握得很快。记忆力非常好,懂得随机应变。”
中学时代,受电影《盾与剑》的影响,普京产生了成为情报人员的想法。1970年,他如愿考入列宁格勒大学法学院,197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全部门工作。
能将爱国与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情报工作,深深吸引着普京。他从秘书处工作做起,随后在第一总局(对外情报总局)从事谍报工作。后来,因工作能力突出,被派往莫斯科安德罗波夫红旗学院学习,为德国之行做准备。
前往德国之前,经朋友介绍,普京认识了柳德米拉。两人在1983年结婚,生下了女儿玛利亚和卡特琳娜。
1985年,普京被派往当时的民主德国德累斯顿工作。对于自己的工作,普京表示,“工作很顺利,在国外工作期间能够升职一次很正常。我被两度提拔。”
1989年,柏林墙倒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前夕,普京于1990年返回家乡,到母校任职。
忆起这些时光,普京说,“我当时很高兴来到列宁格勒大学的‘屋檐下’,希望写上一篇博士论文,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或许还能留在大学工作。”
然而,不久后,普京就进入当时的列宁格勒市政府,后出任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等职务。1991年,普京向克格勃提交了辞职报告,结束了“特工”生涯。
普京和家人1996年前往莫斯科。他被任命为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政治生涯从此启航。
在莫斯科,普京历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联邦安全局局长、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联邦总理等。
世纪之交的1999年12月31日,普京受时任俄总统叶利钦邀请,出任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普京正式当选总统,并于5月7日宣誓就职。
资料图:2000年,普京参加总统就职典礼仪式。图片来源: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网站
在第一次总统就职演说中,普京说,“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希望我们的俄罗斯成为一个自由、繁荣、富裕、强大、文明的国家,一个其公民为之骄傲的国度、一个受到世界各国尊重的国家。”
此后,普京致力于带领俄罗斯走出社会经济危机,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改革,大力打击寡头。四年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5%,外债占GDP百分比从50%下降到30%。经历过“休克”的俄罗斯走向复苏,民生福祉得到改善。
普京还开启了年度记者会的传统,并延续至今,仅少数年份未作安排。在动辄持续数小时的记者会上,他不间断地接受媒体和公众提问并作答,问题从经济内政到军事外交,贯穿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资料图:2021年12月,普京在持续近4小时的年度记者会上回答了55个问题,涉及俄罗斯内政、中俄关系、俄乌关系等。图片来源: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网站
首个任期结束后,普京又在2004年、2012年、2018年三度出任俄罗斯总统,掌舵这个横跨欧亚的北方大国。
期间,俄罗斯资源优势得到发挥,国家恢复对经济命脉的把控,逐渐稳定的政治环境也促进了经济发展。2005年,俄罗斯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冬奥会、世界杯也相继在俄罗斯举办。
近年来,俄罗斯的军事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2012年,俄军现代化武器装备所占比例只有16%,2021年底,这一比例达到了71.2%。
资料图:2022年7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海军节阅兵式上发表讲话。
如今,北约东扩持续,俄罗斯面临战略空间挤压。乌克兰危机爆发和西方不断加码的对俄制裁,给俄罗斯持续带来压力。作为回应,普京签令,俄政府制定“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名单,限制与其的资金流动和能源供应。
谈及国际形势,普京多次公开批评美国为首的西方“傲慢”,谋求“霸权”。普京认为,多极化的国际关系体系正在形成,是不可逆的过程。
作为总统,普京十分看重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十年来,他40多次同中国领导人会晤,一场场交流中,在两国元首的亲自擘画和战略引领下,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持续扩大。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冬奥会等中国举办的重要活动上,普京都应邀出席。
“俄中伙伴关系具有特殊性,始终建立在互信、尊重彼此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2023年,普京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向中国人民致意。
严肃和不苟言笑的政客形象之外,普京的其他特质也经常吸引媒体的关注。
资料图:2010年,普京在参观圣彼得堡的一座体育休闲中心时参与训练。图片来源: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网站
他爱好运动,尤其是柔道和桑勃式摔跤,大学时代获得过桑勃式摔跤冠军,还是1974年列宁格勒的柔道冠军。“人应当保持灵活,有时可以让步,但前提是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普京在谈起练柔道的感悟时说。
他自曝60岁才开始学习滑冰和冰球,一直打到今天,“团队运动有趣、令人兴奋,能让人摆脱日常事务,获得真正的休息。”
资料图:冰球场上的普京。图片来源: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网站
普京还是摄影师镜头下的“硬汉”,骑马、打猎、坐潜艇、开赛车、在宗教节日时跳入冰水的画面为人津津乐道。
普京热爱飞行,他在森林火灾中驾驶飞机灭火,驾驶苏-27战斗机飞临车臣共和国视察,也曾驾驶图-160战略轰炸机飞行5小时……
普京的“铁汉”形象,与其“柔情”的一面相辅相成。
在一场帮助儿童实现心愿的活动中,一个双目失明小女孩的梦想成为记者,普京为此专门安排时间接受女孩的采访,耐心回答问题。
普京接受失明女孩采访。图片来源:俄新社报道截图
采访结束后,小女孩希望“看”一下普京长什么样,于是普京俯下身,让孩子抚摸他的脸,留下温馨一幕。
如今,这位被称为“俄罗斯最受尊敬的政治家”,将继续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