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4浏览次数:362
中新社福州12月2日电 (叶秋云)作为两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园的妈祖文化,不断迎来高光时刻:今年11月,历时四个月的2023中国白·妈祖文化陶瓷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落幕,推动妈祖文化和福建德化陶瓷产业跨界融合发展;2023海峡两岸妈祖文创作品大赛正延长截稿时间,面向海峡两岸广泛征集精品佳作。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相关人士近日受访时表示,这些赛事以妈祖文化为媒,推动两岸合作,助力妈祖文化文创产业多元发展、品牌打造。
不久前,“千年南音·信走福建”台湾信乐团福建文旅真人秀节目开拍。台湾信乐团走进福州历史文化街区、南靖土楼、泉州施琅故居、福鼎太姥山、厦门鼓浪屿等旅游景点,通过景点游览、非遗体验、戏曲观摩、艺术欣赏、美食品尝等来推广福建文旅。
参与节目主办的闽台家园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执行长李宛芯表示,这个13集的福建文旅真人秀节目正在制作中,将在两岸自媒体平台播放,助推福建文旅宣介,彰显福建发展活力,吸引岛内艺人、从业人员来闽发展。
今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引导闽台业界合作制作影视精品”“汇聚两岸文化娱乐资源,打造两岸流行文化中心”。李宛芯认为,有《意见》的加持,闽台家园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将继续引进台湾音乐、影视资源,促进闽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福建充分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利用海峡两岸各类经贸文化展会平台,提升闽台文创园区项目合作;用足用好扶持政策,推动闽台数字文化、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动漫产业等合作,策划实施文艺演出、文化展览、人才培训、文创赛事等一批两岸文化产业活动和具体项目,进一步拓展闽台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实现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在台湾青年、福建平潭爱玩客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智远看来,因为语言相通,福建是台湾年轻人落地的好舞台。
自2014年起,台湾青年张欣颐扎根福建,率台湾上趣开新团队共同开发“耕读李家”景区,用设计点亮乡村,把三明市泰宁县默默无闻的际溪村打造成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闽台乡创孵化基地”。她说,福建一直扶持台青参与乡建乡创,闽台乡建乡创合作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子。
截至目前,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成为目前大陆地区台湾企业参展最多、在台湾文化产业界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位于福州、厦门的闽台文化产业园,吸引大批台湾文创企业机构投资创业。福州稻田创业小镇“海峡两岸文化创意园”、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等众多闽台青年文创基地,也吸引台湾文创企业、个人工作室、青年文创业者纷纷入驻。
闽台文化产业融合程度加深,闽台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水平持续提升,已经成为福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大特色和比较优势。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国第六;今年以来,福建文化产业继续展现积极复苏向好发展态势,其中创意设计服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19.4%、23.8%。
经过多年发展,福建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已形成以厦门、福州为核心的影视文化、动漫游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莆田、泉州、福州为核心的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其中,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教育、网络视听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工艺美术产业优势明显,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三位,出口额居全国第二位。(完) 【编辑:叶攀】
中新网厦门12月2日电 (杨伏山 欧阳桂莲)自1922年建系以来,厦门大学哲学学科已跨过百年征程。对于厦大哲学百年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以十二个字加以概括:“不懈奋斗、逆势成长、终成大器。”
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百年回眸与创新发展大会2日举行。 厦大哲学系 供图
2日,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百年回眸与创新发展大会举行,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海内外系友、关心支持哲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校内嘉宾,与哲学系师生共同追忆不凡的百年奋斗历程,共谋学科发展新蓝图。
受邀与会的刘大椿教授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厦大哲学系同仁们学习和交往的经历。他说,厦大哲学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他备受鼓舞,颇受启发;希望厦大哲学系在新的百年,做新的起点,争取新的辉煌。
哲学学科是厦大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早在建校之初,在陈嘉庚先生全力支持下,学校创办了哲学学科,并成立了哲学系,吸引一批名师大家来校任教。一百年来,历经一代代哲学人辛勤耕耘,厦大哲学现已形成多个学界知名的、具有厦大特色的研究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教授致辞称,厦大哲学学科已经成为中国东南的哲学教研重镇,并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会上,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张异宾视频致辞时,回顾了自己向商英伟、张澄清等厦门大学哲学系老一辈著名学者学习的经历,并对厦门大学哲学系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表示期待。
第八届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吴晓明在致辞中赞许厦大哲学学科百年来的卓越贡献,并祝愿厦大哲学学科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承担重大历史使命,继往开来,做时代的开路先锋。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厦门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哲学渊源,并期待两校的哲学学术共同体从中国向世界敞开、从历史向未来出发,让来自世界的中国哲学与来自中国的世界哲学一起,成为人类未来精神版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境外同行代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哲学系原系主任丹尼斯·麦克马努斯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厦门大学与南安普顿大学是全球合作伙伴,彼此之间有着长久的交流和密切的合作,双方哲学系都长于知识论、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期待未来能有更加深入的协作。
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教授向与会者讲述了百年来厦大哲学人的故事。朱菁表示,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一所好的大学在其高水平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哲学学科的作用。厦门大学哲学系将不负学校嘱托,牢记历史使命,在新的百年征途中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新华章。
大会还特别举行了感念师恩环节,哲学系优秀学子代表为与会的离退休教师献上鲜花,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哲学学科发展的付出和奉献,同时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厦门大学哲学系当天还举行“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学科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和“厦门大学哲学系杰出系友论坛”,分别邀请学界嘉宾学者和各届系友深入研讨学术问题、分享研究成果与行业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