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6浏览次数:335
中新网7月22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21日,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称,俄方不排除与土耳其达成新的“粮食协议”这一可能性,任何促进继续向世界市场供应粮食的方案均可考虑。
据报道,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就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是否可能达成新的“粮食协议”,韦尔希宁表示,俄方愿意考虑有关促进继续向世界市场供应粮食的各种方案,包括粮食供应方案,也包括化肥供应方案。
韦尔希宁表示,“满足这些条件很简单,总共有5个条件,黑海粮食协议就可以继续维持下去,只有在上述条件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韦尔希宁曾指出,俄农产品出口正常化涵盖的5个条件包括农业银行重新接入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系统(SWIFT)、运输物流、保险、金融活动和陶里亚蒂至敖德萨管道运氨正常化。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2年8月1日,载有乌克兰粮食的船只已经从敖德萨港口出发。船只“Razoni”号从乌克兰敖德萨港启程前往黎巴嫩。联合国的一份声明说,“Razoni”号载有超过26000吨的玉米。
韦尔希宁强调,俄罗斯已经“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与诉求,希望看到一些结果,而不是承诺。然后,俄罗斯将能够恢复协议,向全球市场供应粮食。
2022年7月22日,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代表在伊斯坦布尔签署黑海粮食外运倡议,规定可从敖德萨等三个港口经黑海出口乌克兰的谷物、食品和化肥,由位于伊斯坦布尔的联合协调中心负责协调航运。同时,俄罗斯与联合国签署有效期为三年的俄食品与化肥出口正常化备忘录。两份文件为一揽子协议。
随后黑海粮食外运协议曾在2022年11月、2023年3月、2023年5月被三次延长,直至7月18日中止。7月17日,俄罗斯通知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反对延长协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曾表示,只要协议中涉及俄罗斯的部分得到履行,俄方就将立即恢复实施该协议。
保罗·萨洛佩科,美籍徒步旅行家、旅行作家、《国家地理》探险家,曾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2013年1月,保罗开启了他的全球徒步之旅——“永远的行走”。这个项目的计划是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出发,一路徒步穿越中东、中亚和中国,进入西伯利亚,再自北而南穿过美洲大陆,最终于2027年到达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全程超过3万公里。保罗将旅途见闻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和《国家地理》杂志。
2021年9月,保罗抵达云南腾冲,开启中国段的徒步之行,这也是他首次来到中国。
正在北京徒步行走的保罗,今天(7月21日)来到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的“临甲7号沙龙”,分享他行走中国的感受。
计划行走中国10省区市 记录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保罗的中国徒步之旅,行程超过6000公里,穿越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0个省区市,直至中俄边境。每到一座城市,保罗都会采访他遇到的第一个人: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要去往何方?在交流中探寻人类文明交融。保罗希望以一名外国学者和文化使者的角度,通过历史、文化、民俗、生态等主题,深入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中国,已有数十位年轻志愿者相继加入了保罗的徒步旅行。在旅途中,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合作互助,与保罗结下了深厚友谊。
历史悠久 人民热情 中国行带来很多启示
在“临甲7号沙龙”上,保罗说,行走中国的体验给了他很多启示,最为震撼的就是中国悠久的互联互通历史。云南的茶马古道,西安的丝绸之路……中国的古老道路本身就讲述着故事,而中国互联互通历史也延续到了现代。
保罗回答《蓝厅观察》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人对于外来者有着很高的接受度,这也体现出中国人根植于深厚历史的自信。不论是四川的农民还是上海金融公司的白领,都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目标,同时也非常开放包容。我感受到他们巨大的热情与好奇,我认为这很棒,而且这些特质在中国各地人民身上都有展现。这些完全陌生的人让我看到了温暖、好客、友谊,包括给我的电子设备充电、在我疲惫气馁时帮助鼓励我继续前行,所以我想这正是徒步中国给我留下的宝贵经历。
在徒步行走各国的过程中,保罗也在很多国家看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保罗说,这些公路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让人们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制片人丨孙岩峰 章林
海报丨陆阔达 【编辑:邵婉云】